古人认为离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古代送别有三种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10 08:25:07 作者:搜果百科大全

  在古代,不管是交通还是通讯都没有我们现在方便,人们把离别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对待,因为这次分别后,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何时。古时的送别有三种习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折杨柳”——汉代已形成的送别风俗】

  《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引《术》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别风俗】

  所谓“攀花”,就是采折花草。古人喜欢攀花弄草,宋王安石《杖策》诗中就有“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唐张籍《送从弟删东归》称:“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李白《江夏送张丞》亦称:“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类似的还有耿湋的《荐福寺送元伟》:“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

  但古人送别时不仅只会送柳枝,也会送各种各样的花来表示送别之情,望远行的友人能够一路顺利。

  而且送花也并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诗人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折枝花赠行》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还曾折牡丹花送别,其《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诗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祖饯”——先秦时期属“行祀礼”】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诗人王维请酒送行,古谓“饯饮”,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

  “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祖”,又称“祖行”,在先秦时属“七祀”(或“五礼”)之一,为“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

为您推荐

除了陆游和唐婉,为什么王献之和习道茂的爱情令人遗憾?

  在古代,婚姻大多都是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很少有自由恋爱的例子。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除却陆游与唐婉之外,王献之与郗道茂的爱情为何令人惋惜?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

2023-03-10 08:08

战国末期,郭开是赵国人,他是幕后杀害哪两位名将的真凶?

  郭开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赵国最后两任赵王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的宠臣,也是害死赵国两位名将廉颇和李牧的幕后真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23-03-10 08:05

为什么建文帝说他适合当臣子而不是皇帝?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

2023-03-10 08:05

为什么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家庭,被后人尊称为“药圣”?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山人。出生在湖北蕲州的一个医药世家。祖父是个名医,终日走街串巷为穷人治病,行善乡里。父亲李言闻,号月池,也是知名的医生。因他医精德高,曾任太

2023-03-10 08:02

李时珍从太医院辞职回国后,用自己的话创立了哪个堂号?

  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2023-03-09 21:57

李时珍发现这本草书有很多错误,于是编了哪本医书?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

2023-03-09 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