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丞是古代传统工艺品,为何被称为文房“第五宝”,

更新时间:2023-03-12 12:46:14 作者:搜果百科大全

  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丞。那么水丞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水丞又称水中丞,一般多称就是水盂。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它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多属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水丞制作古朴雅致,为文房一重要器具。水丞有玉制的,如清代青玉雕葫芦水丞,两水盂相连构成葫芦形状,周边随形雕刻枝叶缠绕,显得清朗自然。玉水丞中以明代玉工陆子冈所制作品最为著名。也有铜制的、陶瓷制的,如官哥窑肚圆式、钵盂小口式等。

  此物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所有的古董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并在收藏圈里称作文玩。不但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其投资价值在文房收藏中亦属上品。

  《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砚为石,石可炼金银,故砚为“金”;纸以草木为原料,可属“木”;墨乃松烟熏制,属于火;笔之毫来自羊兔鼠狼,此畜皆以土安身,故属“土”。

  唯“四宝”缺水,若以盂为水,则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于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

  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

  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厕身其列了。

  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再往深层究,也有一些是被用来做精神寄托的,有称其为丞兄或丞友的。

  陈玉堂老先生更是惟嗜“水丞”,收集的水盂有数百只,跨越多朝,用材广泛,洋洋大观,甚称“国内藏盂第一人”。他把自己的书斋起名为“百盂斋”,并刻制一方小印“迂而且愚”。这是斋主谦虚之词,同时也借用谐音,说明斋内除了盂(迂)还是盂(愚)。

为您推荐

它属于中国古代酒器之一,其外观大多是什么形状?

  卣,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

2023-03-12 12:33

古代除了用于温酒的酒器外,还用于哪些方面?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2023-03-12 12:33

碑碑的称谓始于汉代,与帖有什么区别?

  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

2023-03-12 12:31

作为古代先民的盛酒器和礼器,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斝是中国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它长什么样子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

2023-03-12 12:30

从商晚期到西周早期,喝酒的基本风格是什么?

  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

2023-03-12 12:30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当时真的是酒器吗?

  樽,也可以称之为尊。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2023-03-12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