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的知名农产品,你了解有多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更新时间:2024-05-12 16:33:01 作者:搜果百科大全

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以海产品和水果为主要特产的地区,其中以大连海参、大连樱桃、大连苹果等农产品享有盛誉。这些农产品多数都具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特点,保有一定程度上的品质保障和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统计,大连市的知名农产品已经获得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地理标志认证,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大连,别称滨城,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95.2万人,户籍城镇人口428.54万人,城镇化率72%。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位于北纬38°43′~40°12′,东经120°58′~123°31′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辽阔的东北平原,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基本地貌为中央高,向东西两侧阶梯状降低;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20年2月26日,辽宁省大连海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连大樱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庄河大骨鸡

大骨鸡又称庄河鸡。大骨鸡形成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山东移民将山东大型的寿光鸡带入辽宁,与当地鸡杂交,后经当地群众长期选育而成。主要产于辽宁省庄河市。分布于东沟、凤城、金县、新金、复县等地。大骨鸡是以蛋大为突出特点的兼用型地方鸡种。具体大墩实,觅食力强,产蛋多而大,且蛋壳厚而坚实,肉质鲜嫩等特性。

据资料记载,早在200多年前,山东移民带来了大型的寿光鸡,尔后与当地鸡杂交,并经长期选育而成。产区人民非常注意鸡的选种工作,每到孵化季节,多向饲养优良种鸡户串换种蛋,在自养鸡群中注意选产连蛋、下秋蛋、生大蛋的鸡,并重视选留体大健壮的公鸡配种。

产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庄河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背山面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为山区,中南部为丘陵,沿海区夹有平原。土壤主要为砂壤土,沿海区多属盐碱土。当地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多,为湿润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还有大豆、花生、甘薯等。北部山区盛产柞蚕,沿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这些自然生态条件,对大骨鸡的体大、蛋大、耐牧等优良特性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大连鲍鱼

大连鲍鱼,辽宁省大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连是中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有“海味之冠”的美誉。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欧洲人早年间,也把鲍鱼作为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

2005年1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连鲍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代,宫廷中也已有所谓全鲍宴。在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鲍鱼为礼物。

大连鲍鱼喜欢生活在水质透明度较高,底层营养丰富的岩礁带。大连沿海岛屿众多,礁石林立,气候温和,饵料丰富,很适合鲍鱼栖息和繁衍。皱纹盘鲍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主食褐藻类和绿藻类。

3.大连海参

大连海参,辽宁省大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连海参(古称辽参),产于大连沿海的一种海刺参,又名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六亿年。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曰海参。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2005年1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连海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海参种类有:“刺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等,尤以“刺参”为参中珍品。大连海参即为刺参。

“刺参”产于中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明朝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有“(海参)产自辽东湾的,质地较好”的记载。

《清稗类钞》载:“海参,以奉天(今辽宁省)者为最,色黑多刺,名辽参”。

清乾隆年间赵学敏继编的《本草纲目拾遗》有“海参亦出登州海中,与辽东接壤,所产海参亦佳”,而且还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等论述。此种海参体壁肥厚,肉质细糯,刺多而挺,色泽有黄褐、黑褐、纯白和灰白等多种,有“淡水制”和“海水制”两种,又以淡水货为最佳。

4.庄河山牛蒡

庄河山牛蒡,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庄河市的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油沙土,适合山牛蒡的生长。庄河山牛蒡为长条棒锥型、黄白色、有绒毛、无空心、大小均匀,具有独特的清香味,味甘、清脆、鲜嫩,营养价值高,被称为“素中之荤”。

2011年12月15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庄河山牛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庄河就引进种植山牛蒡,是中国最早引进种植山牛蒡的地区之一。

2009年4月起,为适应国际市场对山牛蒡的需求,克服原有山牛蒡品种劣质、低产、低效等劣性,庄河市山野菜协会决定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生产加工,并进行山牛蒡高产栽培及深加工技术开发,培育出黄金山牛蒡品种。

5.旅顺鲍鱼

旅顺鲍鱼,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鲍鱼,学名“皱纹盘鲍”,俗称鲍鱼、四孔鲍、紫鲍、将军帽,古称鳆,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旅顺鲍鱼是中国分布8种鲍鱼中个体最大、品质最好、价值最高、自然产量最大的主要经济种类。旅顺鲍鱼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前即有鲍鱼交易。清朝时期宫廷中有所谓全鲍宴,在满汉全席中旅顺鲍鱼占有重要位置。旅顺鲍鱼是国宴的必备佳肴,身价最高,品质最好,含有丰富的球蛋白。

2011年11月22日,原农业部批准对“旅顺鲍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石器时代,人类就“缘水而居”、“竭泽而渔”、“以木,石击鱼捕而食之”。那时人类就在沿海掘地造屋,定居生存,并驾驶独木舟捕鱼拾贝。出土的石斧、网坠、鱼钩等大量石、骨、贝、陶器等历史文物,就是当时人类用于原始渔猎活动的工具,由此可见,历史王朝莫不以兴渔盐为富邦之本,尤以辽齐为是。《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鱼产荟萃之地”。

旅顺鲍鱼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前即有鲍鱼交易。

宋代,诗人苏东坡写有《鲍鱼行》七言古诗一首,生动地描绘渔民采鲍的情景。

清代,宫廷中有所谓全鲍宴。当时沿海各地官吏朝圣时,大都进贡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旅顺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可见其价值。在满汉全席中旅顺鲍鱼占有重要位置。

旅顺鲍鱼是国宴的必备佳肴,身价最高,品质最好,含有丰富的球蛋白,中医认为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品,多吃无妨,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旅顺鲍鱼即可生食又可熟吃,烧炒氽均可,尤以食原壳鲍鱼为最佳。

6.旅顺赤贝

旅顺赤贝,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赤贝又名魁蚶,属瓣鳃纲,蚶科。贝壳大而坚厚,左右两壳相等, 呈斜卵圆形,极膨胀。足丝强韧,多附着在石砾或死贝壳上。肉味鲜美,富含营养,宜鲜食。旅顺口区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域水质环境条件下,经过增养殖管理,形成旅顺赤贝特有的优良品种,贝壳大,坚厚、壳面白色,棕色绒毛状壳皮,肉质红嫩,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消费者认可和青睐。

2011年11月22日,原农业部批准对“旅顺赤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旅顺赤贝增养殖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贝类海鲜特产品种,为旅顺口区重点发展的贝类增养殖品种,多年来也是旅顺地区主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

旅顺赤贝的食用方法经历了多代人的传承,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当地有“生吃赤贝”的习俗。

1983年,根据国家农业部下达的科研课题,大连市旅顺口区开展赤贝人工育苗与增养殖技术研究和试验。

7.庄河牡蛎

庄河牡蛎,辽宁省庄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庄河牡蛎生长的海域地理条件优越,即气候、底质、水质及饵料等方面都非常适合牡蛎的繁殖和生长。庄河牡蛎历史悠久,有县志文字记载就以“蛎子”闻名。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庄河牡蛎外形褶皱较多,贝壳较厚,肉肥爽滑,营养丰富。

2011年11月22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庄河牡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庄河牡蛎历史悠久,有县志文字记载就以“蛎子”闻名。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认其为“根之源”。

民国时期,宋庆龄也经常食用牡蛎,以保持容颜之美。

牡蛎一直是庄河地区盛产的海产品之一。由于庄河特有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物产丰饶,庄河牡蛎的烹食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烹食方法达三十余种。

20世纪50年代,全国大中专院校就把褶牡蛎编入教材,成为海产优秀养殖发展品种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庄河渔民开始投石繁养牡蛎,改变了庄河沿海群众千百年来自由采贝的习惯。庄河市水产研究所亦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了对庄河牡蛎的研究与推广。

20世纪60年代初,庄河牡蛎逐步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庄河牡蛎繁养进入了准工厂化,产量也达到了上万吨。

2000年后,庄河牡蛎繁育工厂化,自给自足。

2005年,庄河牡蛎制定了庄河地方标准。

2006年,国家级牡蛎良种场建立,牡蛎养殖飞跃发展。

8.复州湾海盐

复州湾海盐是辽宁省大连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处于其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海水资源和广阔的泥质滩涂,生产出来的海盐晶莹剔透、色泽白净、晶体氯化钠纯度高、重金属含量极低。

2018年3月,复州湾海盐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州即设盐百户复州湾海盐和煎盐军,管理和经营盐业事务。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大连复州湾盐场始建。

2009年,经大连市政府同意、大连市国资委批准,大连复州湾盐场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

9.庄河草莓

庄河草莓,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庄河草莓果形美观,呈心型,大小均匀、整齐,很少有畸形果。颜色鲜红,有光泽。有特殊的浓郁香味。 鲜美红嫩,果肉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入口绵软,无硬感。

2012年12月7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庄河草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新中国成立之初,庄河就引进过草莓,当时称“高丽果”。

20世纪50-60年代,庄河市有不同规模的零星栽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草莓栽培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1992年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政策的推动下,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措施,促进了草莓生产的快速发展。

截止2017年年底,庄河市累计成立各级各类草莓专业合作社75家,组建经纪人队伍2000余人,带动全市18个乡镇15万余人创业致富。

2010年以来,庄河市已连续举办7次草莓欢乐节。在草莓节期间,庄河市指定开放了10家草莓采摘园,由庄河市食品检验监测中心保驾护航,指定采摘园的草莓均实现可追溯,让游客可以吃到放心草莓。

2018年,庄河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0.6万亩,草莓产量达到10.54万吨,已经形成了多品牌为代表的产业发展体系。

2018年,庄河草莓免检进入北京新发地市场,庄河市草莓协会基地被评为北京冬奥会唯一草莓供应基地,庄河草莓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供产品。

10.大连苹果

大连苹果,辽宁省大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连市栽种苹果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栽培的也有几十种。其中,红富士、国光、寒富的产量最多。因而形成了大连市历史悠久的资源性特色产业 。大连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属于南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空气湿润,能够满足苹果正常生长发育。大连苹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肉细腻,松脆多汁,酸甜适口,香气浓郁 。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大连苹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据《大连市志·水果志》记载,早在1898年,俄国人在旅顺、金州等地建立苗圃时,栽种的植物中就有他们带来的早熟苹果“红魁”、“黄魁”。

1900年,松崎林兵引入国光、红玉、倭锦等苹果苗木,分别在普兰店附近的马虎岛、张店、长店堡建立了3处苹果园。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南至旅顺、北至瓦房店的多处建果园,大量栽植苹果树。旅大地区的地主和民族资本家发现栽种水果有利可图,也纷纷购买苗木,建立果园 。

11.大连大樱桃

大连大樱桃,辽宁省大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连大樱桃栽植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大连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宜种植樱桃。大连大樱桃果实发育充分,果个大,缝合线侧丰满,蜡质层厚,光泽鲜艳闪亮,酸甜可口,风味纯正,肉厚多汁,果肉硬度高 。

2018年2月12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大连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大连大樱桃栽植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将发展大樱桃等水果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实施果业发展新战略 。

2006年,大连市金州区被农业部授予大樱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9年,中国果品之乡暨果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授予大连旅顺口区“中国大樱桃之乡”称号 。

2018年,大连市被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示范区”称号

12.大连裙带菜

大连裙带菜,辽宁省大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裙带菜褐藻门,褐子纲、海带目、翅藻科、裙带菜属。属海藻类的植物,叶绿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带,故取其名。裙带菜在宋代《本草》上称菜莙荙,音变成裙带菜。分淡干、咸干两种。裙带菜是褐藻植物海带科的海草,誉为海中蔬菜。大连裙带菜自民国时期就开始人工种植,品质优异、色泽纯正、口感鲜爽、营养丰富。

2010年09月13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大连裙带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大连裙带菜来源于朝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关东州水产试验场从朝鲜采集裙带菜投放到大连老虎滩、菱角湾一带海域试养,获得成功。翌年,养殖的裙带菜蔓延到周边海区,生长十分繁茂。之后,日本殖民当局每年春秋两季都雇佣朝鲜妇女潜水收割裙带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收获鲜菜170多吨,为当时最高年产。

1961年,大连裙带菜开始人工养殖。

1981年,大连裙带菜开始大面积人工养殖。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连裙带菜养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连引进日本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方法,使大连地区裙带菜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大连地区裙带菜收获期短、藻体小丛生长毛等问题,大连地区采用引进日本良种和将养殖浮筏向水深流大海区发展等措施,使裙带菜养殖业出现飞跃,特别是全人工育苗技术的开发和大规模投入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苗种退化问题,并有效控制养殖密度,极大地提高了大连裙带菜产量、质量和在日本市场竞争力。大连裙带菜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色泽绿、菜体厚,深得日本市场欢迎,且出口价格高于其他地区。

大连其他知名农产品:

东马屯苹果、大魏仕康园红富士苹果、骆驼山大魏红富士苹果、廉阳大樱桃、冻尖把梨、九园红富士苹果、老虎山村海林大樱桃、沃仙有机蔬菜、咯咯哒鲜鸡蛋、露鸟大骨鸡蛋、洪家鲜鸡蛋、海晏堂即食海参和免清洗干海参、大洋岛海胆。

冻尖把梨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地理标志和农产品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该区域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品牌,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

以上所列品种有所不全,欢迎广大网友补充。

以上就是辽宁省大连的知名农产品,你了解有多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辽宁省大连的知名农产品,你了解有多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夏天吃这个比吃肉更健康,降三高又有益大脑,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不试可惜啊!

夏天,炎热天气让人容易疲惫,肉类过多容易上火,此时吃冬瓜比吃肉更为健康。冬瓜味甘清淡,性凉开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能降三高,还有益大脑。清炒、炖汤、凉拌等多

2024-05-12 15:39

塑料发霉如何洗掉

1、可以使用酒精,先往酒精里面加入点水,让它稀释一下,酒精具有消毒作用,把它喷在霉斑的地方,可以去除霉斑,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2、白醋,白醋的功效也是挺大的。也是能消毒的,...

2024-05-12 15:36

昆剧是哪个省份的剧种?

昆剧在我国传播极为广泛,因此它并非是某一个省份的剧种,在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江西、湖南等省市都有传承。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原为昆山腔,到明代嘉靖年间,经过魏良...

2024-05-12 15:31

16066a裤子是什么尺码

16066a的尺码的裤子适合身高160cm左右腰围66cm左右的人穿,它和m码比较接近。我们买裤子时最好是进店试穿而不要网购,因为裤码上很少标注裤腿的粗细长短、臀围大小、前裆长...

2024-05-12 15:29

新鲜鸭蛋怎么做好吃

1、材料:虾糁150g,鸭蛋2个。味精2g,水豆粉15g,胡椒粉1g,精盐少许,化猪油100g,清汤150g,豌豆苗1000g。2、把鸭蛋煮熟,冷水漂一下。去壳,切开,取出蛋黄(蛋...

2024-05-12 15:17

富士康遭遇四重打击,一天400万元,一个月1.5亿,能否拯救富士康?

近日,富士康面临着四重打击,每天损失400万元,一个月高达1 5亿的惊人财务压力。然而,众所周知,富士康一直以来都是一家经营出色、盈利颇丰的企业,其是否能在这困难的时刻挺过

2024-05-12 15:28